成都好多熊猫?
因为国家林业局为了科学养熊猫,特地选了一块有竹林和新鲜竹子的地来建了基地。然后,大熊猫吃了新鲜的竹子拉屎,粪便里富含氮、磷等元素,而竹子经过腐烂后形成竹炭,又重新被竹子吸收,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补充:这里的大熊猫生活的基地叫“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吃竹子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觅食,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睡觉。另外就是吃竹子的时候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去啃硬邦邦的竹子,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的能量。
但是呢,竹子里面含的热量并不高,所以吃得越多,越觉得饿得慌。大熊猫一天当中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进食,但他们仍然长得胖乎乎的,看上去很可爱。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吃的来养这些胖子呢?
其实啊,在野外自然环境下,30%左右刚出生的小熊猫是存活不下来的,原因就是营养不够。由于母熊猫要哺乳幼崽,所以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无法从食物中获取充足的营养,就只能通过消耗身体里的脂肪来提供营养了。
然而,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小熊猫几乎能够吃到体内富含所有营养物质的食物,他们体内的能量就不会再为了寻找食物而消耗掉太多,这样就能健康的成长了。 所以,现在你懂了吗?
熊猫栖息地有近14000平方公里。全世界的熊猫,约80%在我国四川,其中15%在阿坝州,6%在甘孜州。按照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估计,理县佛爷坪一带约有12头熊猫,黑水和小金交界的三窝泥和卧龙交界的草坡有35头,宝兴县有35头,夹金山有约190头,雅安的喇叭河有20多头,天全和泸定大渡河一带也有100头左右,凉山的木里、九龙也有少数。
熊猫以最爱吃“冷箭竹”、“白夹竹”、“糙皮桦竹”、“筇竹”、“华桔竹”等竹类,这些竹子在海拔1200米到3800米的地带广泛分布和生长。每年熊猫在春夏之际往低海拔竹林里取食嫩笋,6~7月间,取食嫩竹叶为主,往高海拔的地方跑,而秋后竹叶老化,又下来往低海拔处去。一般熊猫“领地”为每头大熊猫6~7平方公里,母熊猫稍小一点,2~3平方公里。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今天这一珍稀濒危动物主要栖息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森林山。因为有温带气候的寒冷和湿润,这些地区为茂盛的竹林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气候。大熊猫典型而独特的黑白皮毛使它成为被拍摄最多也最易辨认的熊科成员,它同时还被视作所有濒危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象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