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怎么停车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涉及3个层面: 首先,是地铁车辆如何停入车站(在地下);其次,是车辆如何平稳起步、全功率行驶、安全停站;最后,是如何实现自动停车入库,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先说一下第一层面的答案。 一般来讲,地铁列车都是停在隧道里。当然,有的地铁线路由于地质原因,可能会将线路建得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那么车辆就会停在高架上。但不管怎样,都要通过一定装置,让车辆能开进地下或高架上。
目前,国内各地方法制尚不太一致。有的采用强制降压法(见图1),即利用通风机、水射流等技术,强行对密封的车厢进行气体置换,使外部气压高于车厢内气压,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力,将车推进地下。这种施工工艺,成本低、工期短,但对于列车的机械性能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列车故障。也有采用拖车牵引法(见图2),利用轨道运输车辆的现有设施,直接牵引入井。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列车进行任何改造就能实现,但缺点是成本稍高、周期略长。还有采用倒梯子法(见图3),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工艺,即在车站旁修建临时调线,让列车通过倒梯子的方式进入隧道。这种方式工艺较为简单,不过会对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需要临时线调车,也会造成一定的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以上三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并非完美无瑕。在实践中往往结合现场情况,采取几种方法的组合优化建设流程,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
第二层面的问题相对复杂一些。 影响地铁车辆启动与停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驾驶员的操作、列车本身的参数、轨道状况、信号系统以及许多未知的突发因素等等。研究地铁车辆的启动与停车问题,就必须对这些因素逐一加以分析和应对。以停车为例,就要考虑到车辆减速、完全停车、防追尾、防止窜动以及其他很多未知的风险一一作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这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
作为研究者,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影响地铁车辆启动与停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作为从业者,我们更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构建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