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哪里可以租单车?
老广的自行车情怀 广州,一座没有堵车的城市。 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在马路上看到自行车。 在北京,骑车上下班的人有很多;在上海,也有人在街头骑行。 但在广州,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却屈指可数。
除了骑友聚会之外,你在街上几乎见不到有骑行的市民。即便真的有人骑车,那也是“异类”。因为广州不仅很少有骑行的道路和氛围,而且也没有人愿意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因为它实在太不方便了——上下车困难、载重小、价格贵…… 为什么选择自行车出行的人那么少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中国,除了上海和北京这样拥有悠久骑行历史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马路,从来都不属于自行车。 在广州,无论是公交还是机动车,都享有无条件的路权。这意味着,只要不是非机动车道上,任何车辆都要给自行车让道。(当然,你也不能站在斑马线上拦停正在行驶的公交车) 所以,当你骑自行车在路上的时候,你是安全的。
但是,广州的“无自行车城市”建设,并不只是为了保障行人的安全,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减少空气污染。 据数据统计,2013年广州的机动车辆保有量达到357万辆,同比增长9.6%。而摩托车以及电动车的大量存在,也让广州每年排放的尾气量高达两千多吨。 在《广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门提到了要“逐步解决摩托车的交通问题”——也就是说,要让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汽车”交通工具,从城市道路中逐渐消失。(当然,这是要逐步解决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禁止)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一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则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地铁网络,倡导绿色出行。 现在,地铁已经深入广州各个角落,公交卡的普及也让市民出行更方便,价格更实惠。另外,由于购车成本高、保养麻烦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了购买汽车的想法,选择了公共交通或者共享单车。 而对于仍然坚持驾驶汽车的车主来说,油耗高、环保差的问题也让他们感到头疼,于是电动汽车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广州市区大规模涌现,而传统燃油汽车则越来越少。
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的企业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
指引所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公众所称共享单车),是指依托互联网,由运营企业投放,供市民采取单人单路随借随还方式使用的自行车。
广州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工作,指导各区开展运营企业和车辆总量控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管理、相关监督管理等工作,以及督促各区做好停放点位设置和停放秩序管理,协调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城管、公安、质监、环保、价格、财政、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推动构建多方共治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社会治理格局。
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服务端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服务等工作的实施,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运营企业、车辆投放、停放秩序、用户行为等的日常监管,依法实施相关行政许可和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组织或协调本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日常沟通协调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运营企业应当按照交通主管部门或者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数量投放,不得超量投放。在实施总量控制后,运营企业需要新增投放的,应当收回与新增车辆等量的旧车。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区域停放秩序情况,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具体总量控制指标的动态微调。
鼓励运营企业为用户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包括第三者伤害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鼓励用户骑行前通过手机APP扫码识别车辆信息,关联相关保险。
《指引》指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管理遵循“市级统筹、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多方共治”的原则。同时,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区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实施总量控制,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化方式配置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配额,并实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