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雨天区别?

席瑞壹席瑞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天气意义上来说,大雨和暴雨都是指12小时内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的降雨;而中雨是24小时内降水量达10~50毫米的降雨。也就是说,从降水强度上来说,由小到大的顺序应该是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其次,从形态特征上来看,大雨的降雨范围比较大,往往笼罩着整个区域;而中雨的降雨范围则相对较小,一般只笼罩着一片地区(比如一市县);至于暴雨,由于是在更窄范围聚集成灾,所以往往是局地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气象观测上,这些不同的降雨量等级是根据一定时间内的平均降水量来确定的(例如,24小时、72小时或者365天),而对于某一特定时刻而言,可能有降雨过大的可能,但通常不会出现某种等级的降雨持续整半天甚至整个白天。虽然用“大雨”、“暴雨”描述某段时间的降水比较常见,这种用词的模糊性也为大家平时对气象用语的理解造成了一些困惑。

从影响程度来看,暴雨所带来的危害最大,因为它往往会引起严重的洪涝等灾害;而大雨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于其雨量强度不及暴雨,所以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比较有限。

长孙雨妍长孙雨妍优质答主

首先介绍三个名词:降雨量、降水量和降水率。降雨量:气象部门用以表示降雨多少的,是雨量筒里收集到的雨水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如昨天降了10毫米的雨,是指雨落地前,雨水在雨量筒内有10毫米深,并不是说10毫米长的雨柱落到了地上。降水量:除了降雨,还有降雪、降雹等其他形式,这些降水从天空落到观测承水器内的水量深度,叫降水量,也是以毫米为单位。降水率:每小时的降水量,单位是毫米/小时。

一、毛毛雨:地面上有可见的毛毛,雨量筒内有少量积水,雨滴难以分辨。降雨量:小于0.1毫米,也叫微量雨。降水量:一般为0.3毫米左右。降水率:小于0.25毫米/小时。

二、小雨:雨滴清楚可辩,但地面水层形成很慢。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10.0毫米以下。降水量:12小时降水量小于3.0毫米。降水率:25—79毫米/小时。

三、中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上有水洼形成,细小雨声连续。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10.1—25.0毫米。降水量:12小时降水量3.1—7.0毫米。降水率:80—159毫米/小时。

四、大雨:雨滴下降模糊呈片状,雨声激烈连续不断,地面积水明显。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25.1—50.0毫米,12小时降水量7.1—14.0毫米。降水率:160—329毫米/小时。

五、暴雨:雨滴四溅,雨声更大,劈啪作响,有洪流和积水。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50.1—100.0毫米,12小时降水量为14.1—28.0毫米。降水率:330—659毫米/小时。

六、大暴雨:雨如倾盆,疾风劲吹,声响如雷,有较大水浪。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100.1—250.0毫米,12小时降水量为28.1—50.0毫米。降水率:660—1299毫米/小时。

七、特大暴雨:大风狂吹,雨如瓢泼倾盆,房屋遇雨易倒塌,陆地海洋一片水海,波涛翻滚,声响如虎啸龙吟,有特大洪流,能摧毁建筑物。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在250.0毫米以上,12小时降水量达到50.0毫米以上。降水率:大于1300毫米/小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