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有什么景点?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泺源大街上,南侧便是千佛山景区,西侧毗邻大明湖景区、五龙潭景区及济南老城区。 趵突泉南临千佛山,东傍大明湖,北隔金线泉街相望的五龙潭,为旧时济南三大泉群之一;趵突泉周围还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等二十多个名泉,构成了一处得天独厚的泉水群体景观。
由于历史上济南城市水源的匮乏和泉水的重要,元代于钦在《齐乘》中称赞说: “趵突一泉,盖亿兆众泉之渊薮也。”明代地理学家王应麟则在《玉堂丛语·鉴识》中记载了当时的说法: “水以泉盛,而以泺居首者,趵突第一故也!”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游历山东时,多次来到趵突泉观赏游览,并为该泉题写了“趵突泉”三个大字,刻石立于泉边。 如今的趵突泉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园内有亭台楼阁数十座、名木古树数百株、碑刻楹联近300块(副),并辟有为历代名人塑像的名士苑以及中国古典园林——李清照纪念堂(李清照故居),此外还有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东北虎园、万竹园等著名景点。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趵突泉公园建成之前这里是私家园林,称为“趵突泉大观园”或称“趵突泉花园”。 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59年起趵突泉便被列人中国风景名胜行列之中,并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荣誉称号。
园内主要景点有:
①、泺源堂:始建于唐朝,后几经重修,现存建筑建于明代,是公园内最重要的殿宇。这里原为趵突泉泉池上的望柱廊檐,因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知府宋鸣凤在此建“蓬室”而得名。清康熙年间,知府黄吉在蓬室内立铁铸香龛,供奉铁佛一尊,遂改名为“铁佛寺”,此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②、观澜亭:原名“观乐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据史料记载,当时由巡抚都御史王献臣于趵突泉东岸建亭,取“乐皆谓观水而得”之意命名为“观乐亭”,因其位于趵突泉东侧,亦被称为“东涌亭”、“东流亭”或“东泺亭”。清代初年将观乐亭移至泺源堂前,并将原址改建为“观澜亭”。
③、李清照纪念堂:原名“李清照故居”,是为纪念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建的一处园林式建筑。此处原有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所建“李清照祠”,为祭祀女词人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在原址重建了这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四合院落式的园林建筑,并辟为“李清照纪念堂”。
④、李清照故居:原为清代诗人赵信及其父赵秉忠的宅第,又称“太常坊”。1001年(宋代熙宁四年)女词人李清照随夫赵明诚迁居于此。 ⑤、李苦禅纪念馆:坐落于趵突泉东畔的大明轩内,馆内陈设展示了李苦禅先生的生活足迹和书画作品,是集书画鉴赏、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场所。 李苦禅(1899-1983),山东茌平人,现代国画家。早年曾拜吴昌硕、齐白石为师,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七十余年,专工写意花鸟画,兼事书法、篆刻,并与齐白石、徐悲鸿、张仃等著名艺术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擅画鹰、鹤类,笔法挺秀、气势磅礴,尤以大写意荷花著称于世,被誉为“丹青国手”。
⑥、万竹园:是由著名画家刘子善及其子女刘九洲、刘寿琪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兴建的一座私人园林。全园布局精巧,错落有致,集北方庭院之雄浑、江南园林之俊秀于一体。其中,“竹林七贤”图组雕、“百竹图”浮雕以及仿古壁画堪称一绝,被誉为“齐鲁园林明珠”。 ⑦、尚志堂:系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之际,前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出资募捐建造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用于兴办一所社会福利性质的“慈惠堂”,因熊氏字伯坚,又取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所以将这所养老院命名为“尚志堂”。如今,尚志堂已经成为一个集老年人公寓、老年康复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利养老机构。 ⑧、漱玉泉:位于漱玉泉东南方的回澜阁西南侧,因泉出石洞,水漱石上,其声琅琅,如同玉振而得此名。 ⑨、南壁泉:又名“舜井”,传说舜帝南巡时曾在当地掘井救民,因而得名,后又因此井在南壁之下,故又称之为“南壁泉”。
⑩、黑虎泉:位于公园南门内广场西侧,是金代《名泉碑》所载七十二名泉之一。因水中含石灰质较多,经常年冲刷,水冒白沫,似喷啤酒一般,而且每当黎明时分或阴夜时刻还会发出低吼声,犹如猛虎咆哮,故因此而得名。 ⑪、珍珠泉:又称“泉池”,是济南三大泉群中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有“众泉汇流”的说法,现仅存“龙泉”、“池泉”二泉。 ⑫、琵琶泉:位于趵突泉南面的金线泉西侧,因池形如琵琶而得名。因这一带原为唐代名相牛僧孺的私家花园,故名“南池”,此泉即俗称“牛池”。
⑬、金鱼池:位于漱玉泉西北角,为一方形水池,水深数米,池内养金鲫数千尾,故又称“金鱼湾”。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辙晚年寓居青州时曾在此筑“潭西小隐”,后因金兵南下,才携家眷来此定居,于是将此池命名为“金泉”,至今仍有“金泉院”之称。 ⑭、柳絮泉:位于琵琶泉的北侧,因泉周多柳树且飘絮而得名。
⑮、舜泉:位于漱玉泉东南方,因舜帝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