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什么寺?

苗庆果苗庆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安市历来是佛教的重要的弘传中心,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起,长安就以其宏博与开放不断吸引着佛教界人士来这里著经典的传播与研究,使西安成为中国佛教的发祥地之一和我国佛教文化的中心。

佛教在中国经过数代王朝的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顶峰。那时,长安城内有佛寺百余所,僧侣万余人。唐以后,随着唐朝的日趋衰落,建于城门内的大寺大多数都或废或圯,散处各处。但西安作为古都,自古寺庵林立,虽经岁月流逝而遭严重破坏,但留存至今的仍不乏有规模和颇具影响者。

钟鼓楼西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朱雀路,从南到北横穿闹市区直达城北,西安的佛教庙宇,多集中在这条大街的南段和向东西伸出的几条小街上。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3处:即钟鼓楼商业区的卧龙寺、小寨附近的香积寺以及城南郊的兴教寺,此外,还有大兴善寺、五台山庙(八仙庵)、清凉寺、兴国寺、福海寺等,这些建于唐、元、明、清各代的佛教和道教庙宇,点缀在这繁华都市之中,成为西安的一大风景。

城内的庙寺虽多,但真正的寺庙建筑已不多,大部分或做了单位或做了民居,兴善寺曾为回民聚居区。但虽有许多寺已物是人非,但仍可看到古寺庙的规模,这些古寺都集中于西安的南郊和中区。西安的北郊多为新建的寺庵,多为民国年间到建国初期建造,在建筑形式上,基本上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但不似旧有的古刹建筑宏伟。

西安著名的大寺以天立为上院,荐福寺为中院,兴教寺为下院。天立寺,古称“灵感”,又叫“五台”,是唐宣宗为纪念文宗而建的。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唐代的著名高僧不空和杜顺禅师都曾在此建禅院。因这里曾藏有明代初年所刻的全部大藏经4800卷,13万页,40余吨,堪称全国佛教典藏之最,所以又称“大藏寺”。兴教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是奉旨为玄奘大师营建的。玄奘大师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他当年西天取经,带回佛经650余夹,5265卷,为我国的佛教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奘自己著有《大唐西域记》,他死后安葬在兴教寺内,至今塔仍完好无损。现西安各寺的住持,多出于这三个大院。

西安郊区的佛教庙宇,以户县为最多,著名的有清凉山南麓的草堂寺,这里曾是鸠摩罗什大师驻锡译经之处,现存鸠氏舍利塔和纪念鸠氏弟子的十方院。草堂寺西面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感业寺,原名崇国寺。户县东原上有凤凰山,山上原有座“灵应女冠观”,这是杨贵妃出家修行的地方,唐玄宗李隆基又将这座女冠观敕改为“仙游寺”。

周至县的楼观台,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讲经著书之处,因建台时没有木料,全以柏木为支架而得名。在楼观台的旁边,后来又建起了化人台,这是一座佛教禅院,属于隋唐八台之一,高僧净业、玄奘、道宣都来此修行过,玄奘还在这里受了菩萨戒。

长安县东南的韦曲镇有兴国禅寺,原名“华严寺”,是唐代帝后崇佛的地方,玄宗和代宗两个皇帝的皇后都曾来此修行。在西安东部的蓝田县,北部的临潼区,西部的咸阳市和长安区,都有佛教寺院,著名的有蓝田县汤峪镇的古观音寺,临潼区骊山华清池东的多宝寺、三教堂,长安县东韦曲镇的福海寺,咸阳市文汇西路的南宫寺,以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的观音寺等,这些古刹大都是前些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当地政府拨款修缮开放,新近又增建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