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红照壁在什么地方?

须康怡须康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红照壁,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的一个建筑物。它原是为纪念明朝蜀藩王朱椿的宗庙。后改为蜀府儒学所在地(即现在的四川大学校内)。 该建筑坐南朝北,占地3200平方米,东西宽15.5米,南北深21.48米。

原建筑为明代建筑。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便将皇子封为藩王,分驻各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将四川行省的中卫所改为蜀王府,并修建了蜀王府的正殿、仪门等。这就是最早的“川王府”。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蜀世祖恭亲王锡保因清圣祖康熙帝喜欢菊花,就在宫院内种植了许多花草,并筑了一条花台。后来,又在院中砌了一个荷花池,引水入池,植莲其中;并在周围栽种了大量的竹子。这样,便有了“竹锦堂”。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蜀献王之子惠定王把惠定王妃萧氏的寝宫赐给一位姓袁的太监,袁太监就此住进了王府内院东侧的房屋里。因为他是宦官,不能受君王之拜,因此他的卧室就与惠定王的妃子宫室之间的墙凿开一个洞,让他能够出入自如。然而,他毕竟不是惠定王的妻子,每次进王府都要从侧门进去。于是,这间卧室就被称作“侧寝”。以后,这里就成了王府内的正式寝宫。再后来,就把这个“侧寝”称作了“侧殿”。

清末民初年间,这里又辟为科举考试的考场。1936年修葺一新之后,改名为“四川图书馆”。1937年在抗战时期,由于战事波及,又迁至乐山。新中国成立初期,更名为“成都图书馆”。20世纪60年代初,又迁回原址至今。 [1]

水一宸水一宸优质答主

红照壁位于成都西北角的一条大街南端,是条宽仅20米,约500多米长的东西大街的标志性建筑物。红照壁南距窄窄的文武路两条小街数十米,北50米处便是连接老成都市中心与西北郊外通道的传统繁华老街——商业场街道。往北再过一段小街即是解放后新建铁路客运大站——火车北站。

在成都古老的城区空间结构中,红照壁为清代蜀王府西部皇墙的残存部分。清末民初年间,在成都通向郊县城镇的若干官道端口和城区通往郊外的要冲处,先后陆续出现了小南街、红照壁、北打金、白果巷、皇花园、万里桥、通惠门等七座石牌坊建筑,成为古代成都市区的七座大城门。清宣统二年1910年,成都还出现了东门十里亭、南门二里桥、西门十二桥、北门沙湾子四座新式牌坊。这些牌坊就是古代成都城市的城门。

成都市在1951年前为清政府设的四川省治所。自宋真宗景德元年起至辛亥革命前,该城一直是府、州同设的军事、政治、经济重镇。明代改筑的成都府城垣,周长约6.96公里,清代又续加修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