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杭州多大?
先放结论,北宋杭州城面积应该在120-140平方公里之间。 以下文字部分引自本人所著《杭州史话》第一章。(注:所有地图制作均由本人完成) 杭州之名始于春秋战国之时,秦筑会稽郡城于此,即《水经注》所谓“秦始皇取越地置会稽郡治所”;汉文帝时设钱塘县,属吴郡;唐武德八年(625年),吴郡改称苏州,钱塘县属苏州管辖。
隋末杭州曾经短暂设过治安军事机构——盐铁监,但无固定城垣。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江南东道节度使”的治所迁移到杭州,开始筑新城墙。 宋代的杭州城是在唐代旧城墙基础上构筑的。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杭州刺史”李崇矩在城内中央修造了官衙和府邸。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杭州兵马留后”董遵海于城北3里处增筑罗城,并在城西修造教场。
据载,当时的杭州城有内、外二城,或曰“罗城”“子城”,内城的正门名曰“朝阳”,外城的正门则称“宣阳”。内城约方圆4里,外城则广达10余里,合之约有今西湖风景区之大。
城之西为州治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今天上城区中山中路一带。城之北为旧余杭门,城之东为青羊宫及凤山门外。至于城南,则正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西湖夕照、雷峰夕照等所谓“西湖十景”之处。 这座杭州城比唐时扩大了近两倍,但在规模上却不如五代时的蜀国首都成都。南宋王朝建立后,由于北方金人虎视眈眈,故迁都杭州,并进一步修筑杭州城墙以巩固国防。
当时因“杭城周回十四里,东西南三门,又别开一门,日朝天门,亦名洪福门……”所以有人声称杭州城墙在元代加高扩大,明代重修,清初又予以修缮,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元代的杭州城并非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六边形平面而呈凸形的格局,而是一个“凹”形的城市。而且宋代所筑内城建在一个小山坡之上,地势较高,因此城墙不是今天我们所见的那种整齐对称、棱角分明的样子,而是弯曲有致,与山体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