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哪些门?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一千多年中始终被作为都城来使用,其城市规划和建设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都城之中,城墙自古以来就是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对于一个都城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国都的长安拥有者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坚固和最壮观的城墙也正常。
唐以后,长安的国都被地位不断下降,其城墙也不断被战火破坏,直到明朝被毁坏的基本上已经被破坏殆尽。于是,1370年和1371年,在原唐皇城的基础上,明王朝先后修筑了内城和外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城墙。不过,因为西安在明清时期重要性不如以前,在防御工程上被削减了很多。西安城墙周长13.5公里多,共有门四座。其中,东门为明代所建,原称安远门,是东边的出口。西门也是明代所建,原称金光门,是西边的出口。南门也是明代所建,原名丽山门,后改称永宁门,是南边的出口,如今也是四门中最壮观的一门。北门为清代增开,称安西门,也称长乐门,是北边的出口。
由于历史上的西安北城门不是很有地位,其名字也一直不甚闻名。长乐门作为清朝新开辟的北门,实际上在康熙初年就已经开始计划,康熙二十九年正式开始修建。工程于康熙三十三年正式完工,但是门洞建成以后,北门名字却一再延迟。由于是清王朝开国后西安最早增建的城门之一,其命名受到了统治者重视,皇帝为此亲自诏赐北门门匾。康熙三十八,康熙皇帝下旨赐名北门为“长乐门”。
长乐,一般认为,是“长久和平安乐”的意思,取意唐朝长安、汉朝长乐。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北门位于当时的秦岭之北、渭水之南,渭水河在古代也叫“清河”,因此命名为“长乐”,取“长寿安康”之意。不过也有史学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直接根据,“长乐”二字取意于“长”久和“乐”都的可能性较大。康熙三十八年之后,北门才正式建成,此后,长乐门的名字正式成为北门代名词,这一叫就是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