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什么时间?
1942年起,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 那时没有所谓“北京时间”或“香港时间”的说法;也没有手机、手表或任何其他计时设备,每个人过的时间都不同,而官方又根本不公布时钟显示的实时信息。直到二战后,1950年代左右,才出现“标准时间”(Standard Time)的概念和做法。
战前与战争中,香港政府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本地时间为其立法会议制定议事日程提供依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们使用“前北京时间”,即东经85°的时间,比现在快一个小时。
从1928年至1937年,中国使用“中央标准时间”(CST),即在东经82.5°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全国时间的基础。在香港,它被命名为“华氏标准时间”(FST),并用于所有官方文件,包括邮递系统内。 “华氏标准时间”的计时起点与“中央标准时间”相同,但调快了6分钟以适应香港的时间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香港政府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设置本机的时钟。在战争的头几年,他们使用“中缅印战区标准时间”,即东经96°的地方时,比现在慢一个小时。
后来,他们转而使用“菲顿(Feetontime)”,即现在所称的“东八区时间”,因为与香港的距离和走向使其受到太平洋上的马尼拉时间和西沙群岛时间的影响。然而,这种做法引起了混乱,因为许多政府建筑前的时钟显示的是“中央标准时间”,而政府的信函和其他文件使用的却是“东八区时间”。 在香港回归中国前夕,中国政府决定统一使用北京时间的概念,将国内的所有地区统一到一个时间框架里进行运作。在1990年以后,香港政府开始使用“北京时区时间”,比现在的北京时间慢8分钟。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对“标准时间”的理解和实施一直存在分歧,导致各种时间与现行时间差异较大。尽管回归祖国后进行了统一,但由于地理上处于两个不同时区的中间,导致当地时间仍与其他地区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