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门在哪?
你说的“西”门,是按地理位置分的,还是按历史分得啊? 以前成都城区还很小的时候,有“四门关”之称,东、南两门的古城墙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基本不存在了);北、西两门的城墙还在,不过早已成为古迹,比如现在的“蜀风雅韵”就在原北门城楼旧址那里。
这四座城门,东叫“春熙门”,也就是现在的东门;南叫“锦江南门”,就是现在的大南门;北叫“昭觉门”,也就是现在的北门;西叫“少城门”或“少城隍庙”,就是现在的西城根街附近(这里有个少城遗址公园,可以去看一下的)。 后来城市发展嘛,这“四门关”就不够用了,又在原来四个门的位置各建了一座新的城门,所以从地图上看,成都的“门”变成了“六门”,当然实际数目要少一些。
新修的城东和城南两门,基本上继承了原来的名称,但城北和城西的两门却改了名字,改为“西北门”和“西南门”。 为什么要改名字呢?因为原来的“北、西两门”靠近“皇城”(皇帝住的地方),比较讲究,所以称为“国门”。而新建的“东、南两门”距离皇宫稍微远一点,地位就差一点,被称为“便门”。
至于“正门”的位置,历史上一直是在“南门”那里。为啥子呢?因为古代成都的“南面”是个水泽洼地,不太安全。所以古人说“先主以汉室宗亲而居蜀蜀国,必以西南为正门”。 到了明清时期,为了防御外来入侵,成都开始修筑城墙。
按照古人的习惯,既然有了城墙,肯定要有门啦!所以又给城东、城南各修了一座城门,名字依然沿用原来的“春熙”“锦江”。这样,成都就又变成了“七门”。 不过,虽然外面看上去像模像样的,里面其实已经有问题了——由于明代四川无作为,财政全靠外省补贴,所以省城的财政也很困难。明廷本来打算让成都自筹资金修城墙,于是授意县府把修城墙的钱挪用来填平城西的堰塘。结果,县城的城墙修起来了,但省城的城墙还没影儿呢!就这样,成都的“西”门就一直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