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什么塔最漂亮?
广州的天际线,是由2008年落成的周大福金融中心(俗称“东塔”)和2014年落成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俗称“西塔”)所共同决定的。 这两幢超高层,一个位于天河区中央商务区(CBD)的东北角、另一个位于越秀区北京东路,相隔近10公里之遥;如果单论建筑高度,东塔以530米拔得头筹,西塔高度仅有440米;然而若论影响力,西塔显然要胜出,因其位于市中心,而东塔则略显偏僻。 作为老广州人,个人觉得中山纪念堂的穹顶、人民公园的牌坊以及中山大学的大门都很有特色,但若要选一个作为标志的话,我觉得还是选周大福金融中心,理由如下:
一、从空中俯瞰,广州城市天际线由东西两塔及珠江组成,而两塔又如两支火炬一般,东塔挺拔高昂,西塔端庄稳重,中间则是珠水荡漾。
二、东塔西塔不仅外形相似,且都是70层、每层的建筑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在底部形成大面积的裙房,增加商业配套,吸引公众前往,提高人气。
三、东塔西塔的设计方案均由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丹尼尔·斯科特·布雷耶(Daniel P. Bleyer)担纲设计,只是最终实施时,因为结构形式等的原因,两塔并不是完全一样。
四、东塔西塔的建设,是广州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与运营的典型案例,对完善广州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广州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镇海楼的前身是明代初年修建广州城时修筑的"五仙门楼",后因楼高望远,易为敌用,便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降至两层高度。1923 年,广州市长孙科请来画家、篆刻家邓尔雅,将楼名定为"镇海楼",取其"雄镇海疆"之意。"镇海楼"三字,由邓尔雅自写后交人刻于石,制成横额,现时仍悬挂于楼门前。
镇海楼外,是6800多平方米的中山纪念像广场。广场靠墙的北边是碑廊,长170多米,共竖有67块历史人物和景点风景等石刻。碑廊中间有2道园拱门,穿过拱门北望,便可看见耸立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的广州碑林。碑林由720块石碑组成,全部采用岭南民间传统的镶嵌艺术--"三雕""两塑"工艺制作,其中有85位知名人士撰文或书写碑文,是广州重要的书法艺术瑰宝。
穿过拱门南望,但见古榕苍劲,繁荫如云,在此映衬之下的镇海楼更显庄严肃穆。在重修镇海楼之前,人们从中山纪念像广场不能直望五层楼,只能透过狭窄的低层建筑间隙,看到楼上的三字横额。从广场望去只能见到"镇"字的一部分。因镇字最后一笔是一笔短横。为达到远望镇字时笔划完整的目的,在重修镇海楼时,将横额抬高了0.45米。
重修后的镇海楼,五层全部对外开放,每层都有内容丰富的镇海楼藏馆陈列,从一、二楼依次展出古代军事、兵器和石刻,三楼展出古代广州外事活动内容的《十三行展览馆》,四楼是《岭南佳果展览馆》,五楼则是远近闻名的《端溪名砚展览馆》。这里收藏陈列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
广州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镇海楼的神奇传说;据说夜深人静时,从楼顶上的"天南第一楼"石额下望楼下的越秀公园,会看见许多小孩在草地嬉戏,而且越玩越靠近镇海楼,可是走到镇海楼的围墙时就看不见了。传说这是镇海楼镇住的那些蛟龙出来寻回的子孙。因为传说的由来,越秀公园的游客晚上就很少到越秀宫墙根下散步休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