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桥怎么样?
作为土生土长的市桥人,我来说一下现在的情况。 首先交通很便利,有地铁可以到达广州几乎所有地方;其次周围有番禺广场、汉溪长隆、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去广州或其他城市都很方便;第三是教育医疗配套完善,区一级的公立学校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初级中学,还有国家级重点中学广东仲元中学(在番禺),还有番禺中心医院、番禺区中医院、番禺人民医院和众多的社区医院,基本医疗保障齐全。
第四是商业体众多,有大型的综合商场大润发、天汇百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也有各类型的小商业体,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第五是一大批优质企业进驻,比如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等,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最后就是房价相对较低,生活成本相对较小。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老城区,基础设施相对较慢,比如修路、排水、路灯等等都需要花时间去等待;比如环境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垃圾场、污染企业的存在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还有就是旧城区的拆建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城区的发展速度,导致旧城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低等问题。
市桥镇依然是一座发展中的城市,有大量的新建楼盘以及待开发的土地,也充满了机遇,相信未来的市桥镇会更加宜居宜业!
广州是一个被珠江及其支流包围和分割的城市,因而桥梁众多。解放前广州的桥梁大都陈旧简陋,跨越珠江主干和一些支流的桥梁都是钢桁架桥。1949年10月广州解放时,全市只有桥梁16座(含公、铁两用桥4座),折合全长3040.5米。其中特大桥3座、大桥3座、中桥4座、小桥6座。70多年来,广州市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桥梁建设迅猛发展,跨越珠江和城内河涌的特大、大、中型桥梁建设不断刷新纪录。1989年建成的广州丫髻沙珠江大桥是华南地区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长2886米。1990年5月建成的广州珠江隧道是广州第一条穿江隧道。1999年通车的广州洛溪大桥全长2839.8米,桥上宽16.5米,主桥为主跨351米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是广州市乃至全国第一座以企业资金为投资主体的特大型跨江桥。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广州市兴建了第一座以城市立交式非机动车道跨江联通广州二沙岛与海珠岛的珠江大桥,于1999年5月落成。2005年底全市共有大小桥梁190座,合159291.5米。
广州最古老的桥梁是位于荔湾区恩宁路241号的“永庆桥”,是广州惟一现存的古石桥,原是明代古河道上的独孔石拱桥。该石桥通阔5.5米,通长7.5米,桥墩用条形石竖立砌筑,呈分水尖;主拱券呈圆弧形,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2.8米,净高2.6米,拱脚宽2.45米,拱顶宽1.4米。石桥用双层石板铺设桥面,东、西各有5级和7级石台阶。桥两端的栏杆,分别竖有13对红砂岩蘑菇圆石望柱,造型浑厚古朴,柱间距0.5-0.6米。从望柱石榫的遗留痕迹看,桥上原应有43块桥面石栏。石柱及部分石栏上刻有“张氏”、“罗”、“梁”、“黄”等姓氏。桥的北面曾有碑记:“乾隆四十六年丁卯季冬月吉旦,捐造石桥一座,永免拆卸,其粮仍归原业主纳完,永远毋违。”据此可以定为石桥始建于1781年。1956年拆建桥西两岸房屋时,桥东还保存有“梁氏祖居”、“洪氏祖居”、“何氏祖居”等木刻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