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地铁有没有中文?
不列颠岛上有约300万华人,最大的一族是来自广东的潮人,他们主要聚集在伦敦和利物浦。除了春节和农历新年,在英国任何一个华人节假日,都能看见唐人街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作为“移民大本营”,语言不通是海外华人的最大障碍之一,英政府十分重视对亚洲语种的推广和翻译工作。
早在公元19世纪,牛津、剑桥就已经有汉语课;二战时为了招募华裔英国人加入盟国战斗队伍,军情五处甚至专门开设了一个由40名华裔英语教师组成的“中国组”(The Chinese Section),为学员提供从初级到高级不等的普通话课程。
直到2004年,英国公共部门用中文沟通的官方文件已达50多份。2007年底,英国外交部还推出了中文版的《外交词典》(The Foreign Office Dictionary),收录了5000多个高频词汇,涵盖几乎所有与对外交流有关的领域。
不过,这些努力远远无法解决英国1/5人口的语言难题——据统计,全英共有约260个姓氏的华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人都叫不出最简单的英文名字,更别谈流利的英文对话了。于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前夕,英国政府再次出招,宣布将在全国50所中小学试点推出“汉语速成班” (Chinese for Beginners),目标是让当地青少年学会日常交流所需的华语会话,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