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景点好吗?

淳于雪嘉淳于雪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杜撰”这个词不太准确,应该叫做“虚构”——没有凭空捏造,有些情节可能是结合历史真实地加以描述的;或者有些人物可能确有其人,但是事迹被严重夸大。 其实很多武侠小说都是这样的,比如《射雕英雄传》里“江南七怪”的名字是郭靖自己起的、武功也是作者写的(空明拳和弹指神通);又如《连城诀》中“铁胆庄”名字的由来就是狄云自己起的。 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传统——除了长篇四大名著外,有很多小说其实是“拟作”,也就是作者假托古人所作(或者自己创作但假托古名),这些小说往往自成一体,与作者的其他作品风格差别很大。这种作法在中国自古就有,可以追溯到《庄子·外篇·天下》中关于《列子》的说法——“岂惟《列子》,其文殆出《庄子》”,这里提到的《列子》实际上就是后来庄子所讲的“黄帝之书”。

我个人认为,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能够使作者的构思自由驰骋,不受约束(当然这种自由是有度 的——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缺点就在于有时候事实真相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去检索(或者干脆无从检索),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 不过到了近代,随着史学的繁荣和发展,这种写作方法受到挑战。因为很多事件已经很难单独考订真实性了,很多时候都需要结合大量的资料进行考证,这样就很难保持“历史叙述”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而且,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国力的衰弱和西方对中国的蔑视(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可以看出来,西方人越到后来对中国越不加掩饰的轻视),中国文学界也试图通过“虚构”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尊严(金庸是典型的一例)。在现代中国乃至当代中国,我们反而看到了更多“虚构”的作品,从《水浒传》、《西游记》到《射雕英雄传》再到《倚天屠龙记》,这些作品的文学造诣一个比一个高,而它们的“虚构性质”也是一个比一个明显。然而奇怪的是,越是“虚构”得多的文学作品,人们读起来反而越是津津有味,这或许是一种自我补偿的心理在起作吧。

候曦龙候曦龙优质答主

我觉得你写的题目太标题党了(不过好像也没错)。 其次,我觉的“虚构”这个概念有点窄了点…… 我觉得可以稍微修改一下,改成《关于风景区与小说中虚构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个文章应该能好一些吧… 因为我主要目的是要写一篇长一点的答案。所以在这里就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好了。 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虽然可能有人不愿意承认。因为现在确实有许多旅游文学在写的时候就是故意把读者带到一个虚构的人物世界去…… 但其实这种虚构对于游客来说是有好处的! 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拉近景区和人的距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进入真正的桃花源或是夜郎国。而文学作品则可以提供一个这样的机会。

而且许多时候,这些作品会提供一种很独特的体验感和美感。就像读《庄子·逍遥游》时,你会感觉你真的是一条鱼或者一只鸟;读《山海经》时,你真的觉得自己来到了一座大山里;看到李白在月下独酌,真的感受到月下的静谧……这何尝不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呢? 再者,我认为这种文学形式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能力。很多现代人都生活在城市之中,对自然之美感知力下降了许多。而通过文字描写出来的画面、氛围则是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获得这种感觉的。这样看来,风景区借助文学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 最后借用一下别人的话结尾——“风景如诗,可望而不可即;人心似海,惟愿平静安然。”——王若冰《风来的方向》 (最后这句是我自己加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