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有什么景点?
南京的桥板(bǎn)多,著名的有燕子矶、宝船、定淮门等。“板桥”是明代南京人张岱的自称,因他曾在杭州的东苕溪上建了一座亭子,名为“板桥”。 板桥的景点都是和张岱有关的回忆录中的内容,所以很散乱,没什么统一的主题。
《陶庵梦忆》里有板桥“三绝”之说——莲池云足、桃花泉、大雁塔,现在都不存在了。 “莲花池在瓜州渡旁,大如方塘,为秦少游醉卧处;岸石皆瘦,刻诗颇多,多为唐人作。余曾刻一石:‘自叹放翁老断魂,此池风月旧犹存,不教宋玉临江上,羞对莲花池上人’云云。池边有一古刹曰‘永欣院’,元时造,今废,僧栖岩颇善诗,其弟子住持者也。寺前有石,甚高,镌有‘桃花泉’三字,俗名和尚泉。僧言:‘泉甚异,夏凉冬温,虽雨不溢不涸。’余戏访之曰:‘此莫非阳羡壶中天地乎!’留诗而去。又,‘大雁塔’在城外西偏,唐咸亨初,玄奘奉敕翻译经文于上。塔凡七层,高百余尺,后毁于火。万历癸巳春,予重建焉,仍用唐式砖造。题额曰:‘法轮寺’。寺中有禅房数间,为余与友人谈禅处也。”“莲池云足”就是现在的“板桥公园”一带。
《陶庵梦忆》卷五《金山夜月》提到过“大金山”,但书中没有关于“小金山”的记载。不过,明崇祯十年(1637年)的《南京图志》中已经有“小金山”的名称,位置在今清凉山和石头城之间: 小金山,即清凉山前土岗之西者……今有张氏别业在其上,环以清池,植莲种荷。
从这段话看,所谓「小金山」并非人工堆筑的山,而是清凉山东麓的土丘。后来被一位叫张应兆的人买下,改造成了园林别墅,取名“冶春园”。 可惜张应兆死得早,他在冶春园建成后没几年就去世了。当时他的儿子尚幼,冶春园便荒废下来。直到明崇祯末年,才被一个叫吴兴祚的官员买去,并重新修葺。 这吴兴祚是个能人,他和儿子在冶春园的旧址上,扩建了「金山寺」和「净慈寺」,形成了一组寺庙建筑群。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清凉寺”的前身了。 金陵八景之一的“栖霞丹嶂”指的就是栖霞山,而不是现在被称为“栖霞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