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区有什么?
长安是古都西安的南翼,自古帝王都,自周至清,先后有13个王朝在长安建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和时间最长的城市,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东方帝都。
秦朝时,长安属内史治。西汉时期,长安城为汉朝的首都。王莽在位时,曾一度将长安改称常安。汉朝覆灭后,长安曾一度作为赤眉政权和更始政权的首都。东汉时,长安曾一度是弘农王刘郁的封国。东汉覆灭后,长安城在三国时期、西晋时期和十六国时期仍保持着大城池的规模,一度是前赵、前秦和后秦的首都。北魏时,长安城一度是关中地区的州、郡、县治所。北魏灭掉后秦后,大肆劫掠长安,长安在北魏时期逐渐沦为废墟。西魏、北周时期,都城初置于废长安城西边的宇文泰封地,后来正式定都在此,并将新城定名为长安。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正式定长安城为首都(正式名称为大兴城),隋炀帝时长安城的名称正式恢复。唐朝时长安城继续作为首都。唐朝覆灭后,长安仍是西京,后一度是佑国军节度使的治所。
五代十国时期,长安城几度易手。宋朝时,长安一度是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县的治所。元朝时,长安一直作为京兆路、长安县的治所。明朝时期,长安先为京兆府治所,后京兆府降为长安县,长安城被严重破坏。清朝时,长安一直为长安县治所,属陕西长安、咸宁、灞桥、三原四县交界处。中华民国时期,长安城是长安县的治所。195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撤陕西省长安县置西安市郊辖13区,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复陕西省政府撤销西安市郊灞桥区。2005年1月1日起长安撤县设区,长安区成立至今。
长安区有中国第一大佛教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玄奘的诞生地和讲经之地香积寺。有西周时期丰京遗址。有汉景帝阳陵。有隋唐时期曲江池、大慈恩寺、大雁塔、兴教寺、兴国寺、少陵原、乐游原。有唐朝时期樊川、曲江池、芙蓉园、青龙寺、万国公园、乐游原。有五代时期的兴国寺塔。有元朝时期的观音庙。以及秦岭北麓诸多溶洞群、温泉资源和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