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肉基地?

惠哑傧惠哑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就在刚刚,我拍到了在盆里“爬”的肉肉们! 太可爱了叭! 这是什么神奇的植物?! 就是它~ 玉露(Hakonechloa maculata) 属于景天科风车草属,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本州岛,喜温暖、干燥、通风的环境,生长季节阳光充足,浇水不当极易死亡。[1][2] 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中心花卉区共有60余个品种的多肉植物,由于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这里很多多肉都出现了休眠或者衰弱状态,于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为它们打造了“移动浴室”——喷雾消毒杀菌设施,每天3遍,一次40分钟。[3] 为它们打造“移动浴室”的原因还在于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多肉,虽然它们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但是他们的叶表都有白色霜粉,且都具有“多肉细胞特性”——储水能力强,因此才保持了长时间的不缺水状态。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很友善热情,当我表示我想看看它们的根部,想近距离观察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很热心地陪我一起来到盆栽旁,小心移开花盆,又因担心我直接触摸会导致细菌侵入而感染多肉,于是他自己用手电筒照亮,让我仔细观察。[5]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问起了这些多肉的名称以及养殖的技巧。 这位工作人员给了我详细的解答。 当我问到关于虫害的问题时,他告诉我这里的多肉基本不会生虫,就算生了虫也不要紧,因为它们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正当我疑惑时,他带我去看了这棵有“生命痕迹”的树,上面有很多黑色的小点,这就是它们的自愈表现——羽状复叶之间的缝隙中长出新的叶片。 其实这些看似脆弱的多肉植物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当环境不适时就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等待环境的转变。 而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养不好多肉是因为浇水过多,温度和光线不合适,还有施肥过猛等原因,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多肉没有病虫害,而是我们自己把多肉给“养死了”。

尤润邦尤润邦优质答主

春潮涌动正月过,又是一年种花时,虽然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多肉植物盆栽依旧一花独俏,由于多肉植物盆栽的适应能力强,易管理生长快等特点,导致全国各地,大量种植多肉植物,四川、山东、广东、福建、河南、安徽等省都是多肉植物的种植地,其中四川成都以种植量大,品种优秀成为全国多肉植物的集散地。

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市,国家特大城市,中国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世界重要会议目的地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面积1.4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4.47万,城区人口521.7万。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横跨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城西靠近岷江支流府河上游(古称"锦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碟形盆地。西部青藏高原,地势高峻且起伏很大,最低处海拔也有2000米左右,最高处达6000米以上;东部海拔仅500米左右。

成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市区16.5℃),日照1240小时,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季平均最高气温28℃,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为-0.8℃),雨量充沛,湿度大,无霜期长(240日),空气清新,四季分明。

由此可见,成都特别适合多肉植物盆栽生长,春夏季是成都多肉植物的旺盛生长期,秋冬季为半休眠期,特别容易养护,管理不当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