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淘金为什么叫淘金?

满孝臣满孝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淘金”一词的由来,与19世纪中叶香港及广州金饰业的兴起有关。 当时,香港是英帝的殖民地,由于当地铁、煤等矿产资源十分匮乏,因此英国政府鼓励国外的资本家和工人去开发别的资源,其中对黄金开采业就给予不少税收上的优惠。于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大量欧洲人和中国人移民澳洲以开采金矿,也有些人直接从太平洋上采集含金砂或海金。其中,中国的出海采金人在广东和香港的人数最多。据有关资料记载,二十世纪初,香港有各种金器加工店300多家;而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金工”更激增到2万多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黄金加工业中心之一。这些金器加工厂的原料供应者,主要就是出海采金的华商。他们有的带着简单的工具,乘着木船就出海了;也有从香港或广东乘着远洋货轮的,进口的是矿石,出口的却是精品黄金。

随着大批华人金匠在香港涌起,当地一种被称为“淘金”的行业也应运而生。所谓“淘金”,顾名思义就是像淘金沙一样,从含有金的矿物或砂中淘出黄金。不过,这里的“淘金”并不是指用洗金盆来清洗含有金的矿物,而是专指将加工成块的精矿(俗称“生金”)或者熔融后的金水倒入特制的“淘盆”里,再经摇动或翻搅,让其细小的金粒分散于水中,然后收集沉底的金泥(即含金的渣滓)备用。这种“淘盆”大小如脸盆,底部有孔,可放些稻草之类当作滤网使用。 虽然“淘金”是一种古老的提炼黄金的方法,但操作过程却颇为复杂。首先要把矿石打成小碎片,用水浸泡,浸足一夜后,再把水倒出来,如此反复多次,才能把矿石中的金提取出来。随后,把这些金子烧熔成块,再投入另一容器,倒入水银(汞),让二者化合成金汞齐(即含有一定比例水的汞合金)。最后将金汞齐倒入“淘盆”进行“淘洗”,水银(汞)易流动,会顺流而下,而金则留在底部,这样便可分离。 用“淘金”方法提炼的黄金,一般称之为“湿法金”(即含水金)或是“汞齐金”。它的色泽呈亮黄色,透明发亮,质地也很柔软,容易加工,主要用于制做首饰、金条、金币等。

边占辉边占辉优质答主

淘金区的“淘金”两字来自“淘金酒店”,而“淘金酒店”得名于“淘金岗”。在解放前,这一带是一个小丘,因旧时有人在这里夜以继日地“洗”沙,想捡到一点金子,被人戏称为“淘金”;也有地质学家表示,远古时候这一带为一片汪洋,下有金矿层,在远古时候可能有一定量的微细金粒能随海水冲刷到这里,故此土有微细金粒,所以称为“淘金岗”。

解放前,在“洗沙人”的长期努力下,虽然没淘到传说中的金子,不过还是在如今越秀区环市东路北起淘金路、东止麓湖、南沿环市东路、西邻天河区一带,形成了一片颇具规模的农村聚落。

由于聚落的原址就在“淘金岗”周围,1958年,人们便将此地命名为“淘村”。1959年成立淘村生产队,后来建大队。1975年,淘村大队农转非,改称淘村居民管理委员会。

1980年,淘村被定为广州市内住宅小区规划之一,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1983年,由于“淘村”名称和香港地名巧合,经市民政局批准,“淘村”正式更名为“淘金”。1985年,淘金居民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越秀区淘金居民委员会。

1986年,广州市首家外商投资兴建管理的酒店——淘金酒店正式动工,1988年10月落成开业。伴随着淘金酒店的落成和开业,淘金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淘金地区发展提速,商业设施、市政道路、生活服务设施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街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