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九龙在哪里?

陆萌萌陆萌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九龙”,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一个令无数英雄豪杰为之折腰的地方,他到底在哪呢? 说起“九龙”,很多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在武侠小说中,“龙”是非常常见的神兽(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而“九”这个数字也是尊贵的象征(如大禹治水有“九州定鼎”、商周分封有“九州侯爵”)。所以每当小说里出现“九龙”这个称号时,一般都是指帝王或皇权的象征。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么一个地方被称为“九龙”,而且是一个让许多人念念不忘的圣地——广州黄埔区九龙镇!

黄埔区九龙镇原为古港镇,因地处琶江与鸭湖两水交汇处,地势低洼,常发洪水,故原名“涸镇”,取“洪水退尽”之意。清乾隆年间修筑堤岸,改名“九龙镇”(即今荔星街),镇内有一高约5米的土岗蜿蜒曲折,形似一条巨龙,故名“九龙岗”。1960年建九龙电厂,后扩建为广州发电厂,因其位于九龙镇内,故简称“九龙厂”。

如今的九龙镇位于广州市东部,东邻增城区永宁街道和正果镇,南连番禺区市桥街道,西接天河区长湴街道和大源街道,北靠黄埔区鱼珠街道,总面积32.6平方公里。

而早在秦朝时期,这里是南海郡番禺县的属地;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起,属南海国(番禺的别称)。至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设番州总管府时,始称番禹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番禹为番禺。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此地设潘阳县,以县治东有潘山而得名。宋朝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因避帝讳(宋孝宗名昚,谐音“慎”),改成增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因县内有一座山岭形似蛟龙,更名为“九龙乡”,一直沿用至今。 而广州发电厂位于黄埔区东北部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建有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建筑物100多栋。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五大发电厂之一,广州发电厂于2005年开始陆续关减产电,直到2009年才全面停产。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工厂逐渐被历史湮没,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座座高耸的水塔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虽然广州发电厂已经关闭,但“九龙镇”这个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似锦。

而那条传说中的“金龙”还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在“九龙岗”的地标上,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色巨龙盘踞其上。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现实生活,这个带着传奇色彩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这里。

许欧仁许欧仁优质答主

广州九龙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东北部,北、东面和惠州市龙门县接壤,南面和本区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以及佛山市从化区吕田镇交界,是增城区面积最大、地域最广的镇。镇政府驻地凤林墟距增城区府38.9公里,距广州市区68公里,是增城区乃至广州市域的东北大门和北翼商贸中心。

九龙是增城区面积大镇,区域面积557平方公里,占增城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下辖56个行政村和9个居委会,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多人。城镇面积40多平方公里,居民4万多人,是广州市农村人口和建制镇城镇人口最多的镇。

九龙镇山多林密,全镇有林地面积36791.14公顷,是增城市林业发展中心区,森林覆盖率达77.7%,人均1143.3平方米,素有“增城绿色肺叶”之称。地势以中低山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海拔1022.8米。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有大小河流160多条,总长300多公里,主要河流有金牛河、龙新河、增江河。九龙镇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6℃,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1800毫米,是增城市降雨量最多的镇。

境内矿藏较多,主要有花岗岩、瓷矿、铁矿、钼矿、铝矾矿、高岭土矿等,尤以花岗岩石闻名全省。其中石岭石场年产花岗岩石40多万立方米,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是广东省最大的花岗岩石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