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在什么区?
广州黄埔,别名军埔、黄浦,是广东省广州市的市辖区之一,为广州东部重点城区和湾区核心枢纽。因地处黄埔区(原东山区)东北部故名“黄埔”。 位于中国南方沿海,珠江三角洲北部,毗邻广深,位于广州主城区东北方向,距天河区10公里,距白云山风景区8.5公里,南临广州大学城,北靠白云山,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黄埔区总面积23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16万,常住人口近200万(含外来人员)。黄埔区的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然资源丰富,山水林田湖海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基础雄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
黄埔区下辖文冲、大沙、鱼珠、黄埔、联和等5个街道,共有29个社区,其中城中村3个。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南海神庙、香雪公园、流溪河湿地公园等景点。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设番禺县,辖今广州市及黄埔区一带地区。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 年间)在今黄埔区长洲岛上设立南海郡治,故简称“南海”。 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在广州设湘州,领豫章、长沙二郡,今黄埔区南部属湘州豫章郡管辖。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在广州置番山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称番山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名番山县,隶岭南道。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改名桂阳县,取岭南西道首府桂阳郡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据岭南建吴国,以广州为天雄府,桂阳县属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拜马殷为淮南节度使,封蜀王。蜀王建末帝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以成都府为蜀王朝京师,称成都府路,桂阳隶属之。
宋朝时,改桂阳为兴仁县,属广南路,广东得名自此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置广州总管府,统管五岭以南,属湖广行省。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府设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建国初期,黄埔划归番禺县管辖。1952年12月,成立广州市黄埔岛办事处。1953年1月正式成立黄埔区,归广州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