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吉原会所搬哪去了?
2016年,我在上海吉原会馆实习。 当时刚进入大学,对日本文化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日本ACG文化),因此在了解吉原会馆是“日式旅馆”后将之视为“圣地”。 于是,在周末假期的时候经常到吉原会馆的楼层逛一逛。 在那里,有供人休闲的“书吧”(其实就一个角落);
在二楼,有以“江户川乱步”为主题的展览,展出了与这位日本文学巨匠有关的各种物品、资料,以及其代表作《怪盗绅士》的中文版;
三楼则是各种商品的销售区——出售以“江户川乱步”为代表的日本文学作品、周边产品(如马克杯、笔记本等),以及一些日本传统文化产物(如漆雕、纸雕等)。 对日本的很多文化产物都很感兴趣的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地方。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因此也总乐此不疲。 但令人感到有些尴尬的是,虽然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但似乎很少有人购买任何商品。而我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也没有看到任何人将这里当作是“购物商店”。因此我产生了疑问:这些商品的售价到底多高呢?是不是价格过高导致无人购买的局面出现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询问了该店的一个负责商品销售的工作人员。她告诉我,那些看起来像是“昂贵艺术品”的商品,价格实际上都很优惠——比如那套《怪盗绅士》的原版日语书籍,定价7800日元(折合成人民币450元),而英文翻译本仅需39美元(合人民币256元);那个马克杯,原价596元人民币,但现正做促销活动,打八折……也就是说,只要花几百元的价钱,就能把这件看似精致的“昂贵艺术品”带回家。听到这么优惠的价格,我颇为吃惊,心想难怪这家店几乎没有人进来选购商品呢!因为对于“奢侈品”而言,价格太“亲民”了,反而让人无法将其与“高档商品”挂钩。
但是,当我问到那些看上去价格比较“友好”的商品时,该名工作人员却表示那些才是店里的“高端商品”——由于销量低,很多“小众商品”都是按照“定制”方式生产,一件产品的工艺成本就高达数万元人民币。听到这么高的价格,我又产生新的困惑: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将价格定得如此“亲民”呢?该名工作人员没有解释太多,只是微微一笑地表示,为了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欣赏到日本的文化艺术,店里所有商品都按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
后来的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城市,离开了那家店铺,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每当想起这家有着独特气质的“书店”“咖啡馆”“杂货铺”,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