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有什么旅游景点?
作为江西赣南客家人,赣州的景点还是很多滴 【三宋故居】 宋代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的故居都坐落在章江畔。文天祥祠原在城西木鹅井旁(今解放路上)。元末因兵焚而毁。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洪武五年(1372)敕建忠烈公祠堂于章江水滨,赐祭赐葬,命江西行省立庙祭祀文天祥。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刘基(伯温)为祠撰《忠烈文公祠堂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 年)秋,省立第三中学(即现在的赣南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组织“文天祥研究会”,募捐集资重修文天祥祠。抗日战争时又遭破坏。文革期间,祠内建筑被拆,仅存碑石。1980年后陆续重建。
文天祥祠位于市区八境台西侧章江北岸,占地4.5亩。坐北朝南,大门与临江八镜亭相对。门额有乾隆皇帝御书“宋忠烈文丞相祠”六个大字。门侧有两块石碑,一是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立的《重建忠烈祠记》;另一是同治九年 (公元1870年)的《重立记言录碑记》。进入大门为前院,两侧是钟鼓楼,正面是享堂,匾书“正气堂”三个大字。堂内有文天祥塑像一尊。享堂后是一组古建筑群体。由大成殿和左右庑房及拜厅组成,名“德祐宫”,系按南宋原貌建造。殿中设文天祥坐像,两旁置二侍者立像。东西两壁嵌古碑刻多通。文天祥祠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文天祥祠自明代以来便是人们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圣地。每年都有群众到这里凭吊瞻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建国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多次来此凭吊,并亲笔题词鼓励后人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烈士遗志。周恩来总理曾两次来此凭吊,对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要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现文天祥祠已成为赣粤闽湘四省游客的热点旅游点。
【八境台】 八境台是赣州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赣州古城的象征性标志之一。 据史料记载,赣州始建于南晋穆帝时的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东晋隆安四年(400),南康太守邓韶在章江南岸筑城,为赣州城市之始。宋嘉佑年间,郡守滕甫在州东南角筑起土山——八境台,并撰写了《登八境诗》,诗云:“南望龙虎(峰)群,西眺芙蓉洲。朱楼四十尺,霞绮分青稠。北瞰赣江奔,势若投斗舟。东观鱼鳞排碧浪,帆樯如苇射波流,四郊掩荫桑柘丘垅平畴。”从此,世人把这座土山称之为八境台。到了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刺史阎锡山又筑成砖城,并增筑了西北隅。北宋景炎元年(1276)三月,南宋皇室经广东、江西入都临安(杭州)途中,在此驻跸三日,诏赐赣州地名南安军。次年改元景炎。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人们又在原土城上修筑了砖城,并在西南隅建了“景炎阁”,以示不忘国耻之意。元代末年,赣州先后经历了四次战火焚烧,城墙也遭到严重损坏。明洪武二年(1369),赣州知府李博主持修复了古城墙。
明清时期,城墙先后进行了十二次大规模修葺。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和康熙六年(1667),知府彭鹏两次组织修建了八境台。此后数百年来,虽几经战乱和自然灾害,但八境台均能幸免于难,保存完好。
【郁孤台】 在赣州市区赣江中心的小岛上矗立在赣江之滨,有一座古朴雄浑的楼阁式建筑--郁孤台。相传唐朝四十四代皇帝中宗李显,因得罪了韦皇后,被贬为庐陵王,逃到赣州的时候,住在一座小山上。他望着滔滔江面,思念故乡,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寂寞郁孤台,凄凄冬草颓;大江寒自急,日暮多尘埃!”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座小山叫做郁孤台。郁孤台的旧址在今中山路步行街一带,后来经过数次改建,才成为今天的模样。整个建筑分为上下两层,高约十米。底层为回廊,四周悬挂着历代名人咏章贡台的楹联佳句,其中以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陈毅元帅手书的联句最为突出: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东北望中原,苍茫万仞山。 全联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宋室南渡之后,人民怀念中原故土的悲戚心情,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感慨不已。郁孤台上还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层峦”。据说是为了纪念宋朝抗金名将张荣而得名,因为他曾经镇守赣州,屯兵郁孤台。
【虔心寨】 “虔心寨"又名何氏七厅堂,它坐落于赣州市境内章贡江支流的贡江流域内,距赣州城区约三十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笼,溪水潺潺。山寨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一座典型的古代防御型山寨。山寨主是何氏第七代的传人—一代名将何世屏。明朝初年,陈友谅叛将倪仁贵率部盘踞此地。当时何氏族人仅有数十人,他们与官兵一起,多次进攻山寨均以失败告终。何氏家族在遭受重创后被迫迁走,直到何应麟才搬回来重新居住。为了抵御外人侵犯,何家决定依山傍水建筑山寨。从永乐十一年开始,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共筑成了六座坚固的城门和大小房屋五百余套,形成了一个集居住和生活为一体的防御性山寨。因此,它被称为“赣南第一堡”。
何氏七厅堂共有七个厅堂和一个祠堂,总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居住,它是我国南方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由于当地自然环境较好,又是军事堡垒,因此它一直被当地人视为风水宝地,一直有人居住于此。目前,虔心寨还保留着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比如其中的“九十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