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山有哪些景点?
我去过两次,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去拜谒方志敏烈士墓的,另一次是前不久去的。 先说说第一次吧!那时正处国家困难时期。我是从上海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南昌再转汽车过去的。到了弋阳县城已是傍晚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赶路,路上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当地农民问我们去那座山干什么?我们说去那里扫墓呀!他说你们走错地方了吧!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告诉我们那是怀玉山,不是怀玉岭(其实这两个地名是一样的)。原来我们搞错了地方。于是我们又折回头往回走大约40里地来到一座山的脚下。这里有一处公路桥横架在一条河流上,桥下是一座石拱桥,据说这个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桥北有一座祠堂式的建筑叫“忠烈祠”,进去一看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多少摆设和资料更不用说文物了。我们在祠堂外面照了一张相便离开了此地继续向怀玉山进发。
后来听说我们误走的那个地方就是著名的怀玉古寨所在地是一个旅游胜地,可惜因为当时交通太不方便我们错过了。最后我们在一条小路上找到了上山的路。这条小路是用石块铺成的山路很不好走,沿途看到很多被风雨侵蚀过的碑文和一些散乱的墓碑,其中有一些应该是民国时期的。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就看到了一块高约三米、宽两米的巨石竖立在山脚路边。上面写着“方志敏同志殉难之地”。旁边还有一块石碑上刻着毛泽东的七律《吊方志敏》这首诗。 我们走到碑前肃然站定默哀三分钟,然后依次在碑前献上了自带来的花圈和花束。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大家又各自找地方避雨顺便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由于下雨我们只好在山上徘徊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开。下山时遇到几个村民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说上海啊!他们惊奇地说:“你们是过来拜祭方志敏同志的吧!”我说是的。他们说这里的村民都会讲普通话。可见当年方志敏烈士的影响之大了。
第二次是在几年前的事了。我这次主要是去看望我的老师兼朋友—著名作家魏巍先生。他是1965年来此体验生活的并写了中篇小说《党费》的。 据当地的领导介绍,为了纪念魏巍和他的小说怀玉山下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小的纪念馆。馆内设有魏巍生平事迹展室和《党费》创作背景展室。另外还建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红十军政治部旧址及方志敏、粟裕等烈士墓。